“三抓三促”行动进行时 | 兰大学子走进平凉非遗:邂逅古法蓝染 体悟魅力国风

2023-08-09 17:35:32    来源:腾讯网    

兰大学子走进平凉非遗: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邂逅古法蓝染 体悟魅力国风

日前,兰州大学暑期实践团踏上了一段属于古法蓝染的旅程,来到了平凉市崆峒区。这支由六名兰大学子组成的团队,怀揣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的心情,追寻着国风的魅力和非凡的古法工艺之美。

蓝染是最古老的染色技法,用板蓝根叶子经浸泡打靛、过滤,提取蓝靛后,加入水、草木灰、黄酒、麦芽糖,进行一段时间发酵,再对布进行缝扎画处理在发酵好的蓝染液里进行染色的过程,称为蓝染技艺。现已被列入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是古人对蓝染最形象的描述。蓝染工艺复杂全程手工操作,不添加任何化学染色剂。植物经多次反复浸染,颜色逐渐由浅变深,受温度、发酵状态、染者心情影响,所获染物也千变万化,魅力无穷,极具艺术价值。用蓝染布制作的用品因取之自然、无污染,健康环保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欢迎。

图为古法蓝染工艺品 季田鑫 供图

走过崆峒古镇“平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条街”,兰大学子来到了古法蓝染展厅,这里有着流传千年的染色技艺,凭借其独特的工艺流程和高度艺术性,成为了平凉市的宝贵的文化瑰宝。古法蓝染以其独特的蓝色闻名,这是一种神秘而深邃的颜色。当蓝色浸润于绸缎之上,一种古朴的美感油然而生,仿佛迷失于古老的传说之中。这种蓝色有一种魔力,将古代和现代,传统与时尚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散发出迷人的东方韵味。

图为平凉市崆峒古镇蓝染展厅 季田鑫 供图

在与古法蓝染非遗传承人李梅老师的交流中,兰大学子深深感受到了属于古法蓝染的独特韵味。手工染色暗示着一场卓越的艺术之舞,将传统的植物染色演绎为绚丽的艺术表达。每一件作品都是创作者心灵的倾诉,以简朴的线条和古典的色彩编织出世间无穷的美景。在一个个染液搅动的瞬间、染布出缸的瞬间、纹样呈现的瞬间,古法蓝染的魅力如花般绽放,让同学们为之陶醉,也更加珍视这份宝贵的古老技艺。

图为非遗传承人李梅为兰大学子介绍蓝染技艺 

杨楠 供图

在深度采访非遗传承人李梅老师后,兰大学子们发现古法蓝染不仅是一门古法技艺,更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传承与创造。在与李梅老师的交流中,智慧与灵感在古法蓝染的世界中相互交织,传统与创新的呼应让人驻足思考。这门技艺不仅仅是染色的过程,更蕴含着无尽的故事和情感。李梅老师说:“我是真的喜欢才做这个的。”一份传承,满腔热爱,这抹靛蓝历经许多时光才传承至今,如今也靠着这份纯粹的热爱得以传承。

图为非遗传承人李梅接受采访 季田鑫 供图

面对古法蓝染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兰大学子们积极行动,广泛查阅资料并提出了建议与思考。品牌建设、运营推广、文旅融合、改良创新成为了他们关注的焦点。通过细致思考与不断努力,他们坚信古法蓝染将继续绽放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为其美丽着迷。这种执着与信念,将为古法蓝染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无限力量,让这门古老的艺术继续闪耀光彩,让那一抹靛蓝在时光中散发恒久而宁静的魅力。

图为兰大学子与非遗传承人李梅在古法蓝染展厅前

合照 季田鑫 供图

来源:兰州大学

编辑:市文旅局信息统计科

备注 | 平凉文旅旨在宣传平凉文化旅游,欢迎转载。部分文字、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