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者谋求不变,强者寻求变化,万变之神奸奇

2023-07-30 21:46:09    来源:哔哩哔哩    

比起上一篇说到的纳垢,作为其死敌的奸奇要描写原型难度要大得多,因为奸奇本身有着更浓厚的神秘色彩,不像纳垢那样一样能看懂。就算找到原型,背后的往往会牵扯到许多深奥的宗教哲学和冷门传说。

和其他混沌邪神一样,GW最初在设计奸奇造型的时候也选取了现实中的神话元素,即拜火教中的著名邪王蛇肩查哈克(Zahhak),又名阿兹·达哈卡(Azhi Dahaka),是恶神阿里曼之子。他是整部拜火教经典《阿维斯塔》中最重要和存在最持久的阿兹(即龙),生有三首、三嘴和六目,习得世间着所有的罪恶和毒计,是俾什达迪王朝第四代沙阿贾姆希德(Jamshid,即拳交阿里曼菊花那位)的对立面。


(资料图)

在贾姆希德死后,查哈克在恶魔的帮助下统治了世界一千年,直到善王费里顿(Fereydun)的出现击败了他。在战斗中查哈克的伤口不断涌出害兽毒虫,所以安胡拉·马自达现身告示费里顿不能杀死查哈克,而是将其囚禁在达马万德山(Damavand)中。直至世界末日降临时查哈克才能重获自由,到时他会再度蹂躏世间,将世上三分之一的人类牲畜吞食,最后被复活的俾什达迪王朝末代沙阿格尔沙普(Garshasp)完全杀死。

(或许有些人已经看出来了,查哈克的故事和北欧神话中的耶梦加得非常相似)

到了后来的《列王记》中,查哈克的形象得到了丰满,他被定义为是个有阿拉伯血统的王子,相貌英俊但性格无常,极容易受他人谗言左右,因此被阿里曼选中作为传播混乱的工具。

首先阿里曼化身为一位谋士,引导查哈克弑父继位。事成之后又作为厨师,在庆功宴上引入打破人类的素食传统引入荤腥肉类。宴会上,查哈克想要赏赐阿里曼,后者只是请求亲吻查哈克的双肩,并在亲吻后当场消失,令查哈克的双肩长出两只黑蛇。

黑蛇无法斩除,因为切断一端另一端就会生长。就在一筹莫展时,阿里曼最后以医者的形象出现,告诉他想要消灭黑蛇只是徒劳,查哈克想要活命不被黑蛇杀死,就必须每天奉上用两个人脑做成的炖菜来给它们充饥。

(放在战锤里可以说是非常经典的腐化故事了)

在查哈克崛起的同时,世界的统治者贾姆希德因傲慢失去了赫瓦雷纳(Khvarenah),通俗来说就是失去天命。作为阿拉伯封臣的查哈克在阿里曼的唆使下,纠集起对贾姆希德不满的人造反,在追捕了半个世界后将其俘获。他命人把贾姆希德在自己面前活生生锯成两半,同时还奴役了贾姆希德的两个女儿阿纳瓦兹(Arnavaz)与沙赫纳兹(Shahrnaz)。

查哈克的黑暗统治持续了一千年,在此期间他让两个名叫阿马耶尔(Armayel)和加马耶尔(Garmayel)的男人学习烹饪并成为自己的御厨,负责每天给黑蛇制作人脑炖菜。而御厨则会每天选择一个受害者偷偷放走,然后用羊脑代替。那些被放走的人成为了如今库尔德人的祖先。

查哈克的暴政随着一场梦迎来终结,在一天夜里他梦到有三名战士殴打自己,其中最年轻的那位手持狼牙棒,将自己拖向达马万德山,醒来后查哈克惊叫让宫殿的立柱都为之颤抖。作为助手,阿纳瓦兹建议查哈克招来顾问们解梦,但是大臣们都沉默不语,直到最无畏的那位鼓起勇气说,这是查哈克统治将会终结在费里顿手中的征兆。

在得知对手的真实身份后,兴奋的查哈克下令抓获费里顿。四散的密探们获知费里顿是贾姆希德的后裔阿布廷(Abtin)之子,由神奇的巴马耶奶牛(Barmayeh)喂养长大。当密探们抵达奶牛所在的草原时,费里顿已经和母亲逃走,密探们只得杀死奶牛会去交差。

在往后的数年中,查哈克一直处于恐惧之中,为此他甚至发布了罪己诏,并召开大会让贵族长老们承认自己作为国王的美德和正义,妄图以此说服自己素未谋面的敌人。所有人都在生命威胁下被迫参会,但是“铁匠”卡维(Kaveh the Blacksmith)的出现打破了查哈克的如意算盘,怒斥对方把自己前十七个儿子全部被当做黑蛇的食物杀死,如今连最后的末子都即将成为盘中餐。

查哈克当场宣布释放卡维的末子,以变相胁迫卡维在文件上签字。但是卡维直接把文书撕碎离开大会,并召集了一批追随者来到费里顿所在的达马万德山,尊他为正统的统治者。为了以示决心,卡维将自己的铁匠裙缝在长矛上作为战旗。费里顿同意率领人民反抗查哈克,并用巴马耶奶牛的头骨制作了自己标志性的狼牙棒。

当费里顿起兵后,查哈克已经离开了首都,义军几乎兵不血刃就入城。费里顿首先释放了查哈克所有的囚犯,包括贾姆希德的女儿阿纳瓦兹与沙赫纳兹,财政官康德罗(Kondrow)假装臣服,背地里却向查哈克通风报信。

最初查哈克对费里顿漠不关心,直到听说阿纳瓦兹与沙赫纳兹被当做皇后般被置于王座旁时,便开始怒不可遏的展开反攻。围城战并不顺利,于是查哈克决定亲自潜入宫殿,试图暗杀不忠的女奴。结果被费里顿击败,在天使的建议下他被绑进达马万德山下的一个洞窟中,用狮子皮捆在洞壁的钉子上,直至世界末日。

登基后的费里顿统治了世界五百年,并育有三个儿子,分别是后来统治“罗姆(罗马在内的西方世界)”的萨尔姆(Salm),统治“图兰(阿姆河以东的世界)”的图尔(Tur),以及统治伊朗的伊拉杰(Iraj)

说完查哈克,再说说另一个外貌上的原型,那就是西欧传说中的无头人(Headless men),又名布莱米人(Blemmyes)。或许很多人没发现,惧妖其实都是以身体作为脸的,这点在早期奸奇恶魔的原画中特别明显,只不过因为新版的造型比较立体,大家联系不到刑天那种形象。顺带一提恐虐那帮狗头怪物也是,他们并不是将阿努比斯作为原型的,而是以欧洲传说中的狗头人(Cynocephaly)为原型。

说回无头人,这个种族最早出自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利比亚的记载,他在《历史》中描述说在利比亚的东部边缘地区生活着没有头的、长着狗头的、以及各种来自蛮族的男女。后来在罗马自然学家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的《自然史/博物志(Naturalis Historia)》中,将生活在北非努比亚地区的布莱米人当做无头人进行描写,也就是如今苏丹地区贝扎人的祖先。

后来补充《博物志》的罗马地理学家索利努斯(Solinus,地中海一词就是他创的)说,无头人其实都在小时候被人斩去首级,为了适应没有头的生活,他们的脸便移到身体上,以乳为眼以肚为嘴。

罗马时代之后,无头人的传说经常和各种探险活动挂钩,像是《亚历山大传奇志(Roman d'Alexandre en prose)》中说亚历山大在东征时,在中途遇到了身高6英尺,胡须长及膝盖的金色无头人,法语版甚至还添油加醋加了段亚历山大绑走30个无头人回去展览的剧情。

中世纪开始,无头人的住所就随着欧洲人对世界的探索越来越远。例如1290年在《赫里福德地图(Hereford Mappa Mundi)》地图上,无头人还住在埃塞俄比亚的尼罗河沿岸;到了1436威尼斯的《比安科世界地图(Bianco world map)》时,无头人已经给搬到印度,说是住在伊甸园所在的半岛上;至于上面说的纪尧姆·勒泰图,则直接说无头人住在喜马拉雅山的北面。

进入大航海时代后,无头人甚至跑到了美洲。像是在1595年的《发现圭亚那(The Discovery of Guiana)》一书中,作者说自己在委内瑞拉的卡乌拉河(Caura River)沿岸一处叫埃瓦帕诺玛(Ewaipanoma)的地方说有人目击到无头人。在同一时期大约1600年左右,在西非几内亚地区做贸易的英国商人约翰·洛克(John·Lok,自由主义之父洛克的曾曾祖父),说自己在那里也找到了无头人。

步入启蒙时代后,无头人的传说开始有了一些科学的解释。法国植物学家拉菲托(Lafitau)在人类学研究上建树颇丰,他曾用比较法去研究北美印第安人的区别性特征和一般性特征,他就解释说其实所谓的无头人,其实是一群能将头埋在肩膀里的人,再联系更早之前的目击报告,可能这些有着“无头”特征的人沿着东印度群岛迁徙到美洲,将这种特征传播开来。后人也有解释说无头人可能是非洲土著战士把头靠近胸口然后的战术,或是使用人脸盾牌护身。

说完了外表,再说说奸奇内在的方面。之前就有人提到过,奸奇使用了许多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Hermes Trismegistus)与其原型埃及智慧神托特(Thoth),这点可以从万变魔军及奸奇变异会呈现鸟类特征等地方看出来。

很多人其实弄反了一个细节,就是先有作为希腊神使的赫尔墨斯和埃及象形文字发明者托特,然后才有两者结合起来的赫耳墨斯·特里斯墨吉斯忒斯,其根源还是要扯到异族对埃及的统治上。

在亚历山大帝国解体后,统治埃及的托勒密家族作为希腊人,维系统治的正当化理由,在这些正当化举措中就包括所谓对埃及神话进行希腊释义(Interpretatio graeca),这个把戏后来的罗马人玩得最轻车熟路,统称综摄(syncretism)。如果按中原传统,其实就和儒道佛三教合流差不多。

像是神使赫尔墨斯就是一个极为泛用的综摄案例,起初他是希腊迈锡尼文明的产物,接着辐射到伊鲁特里亚文明成为了图姆斯(Turms)。公元前4世纪时,罗马共和国照搬了图姆斯将其作为墨丘利崇拜。在托勒密埃及,赫尔墨斯不仅和托特融合,还与阿努比斯融合产生后来罗马埃及时代的冥界引路人赫尔曼努比斯(Hermanubis)。

在罗马崛起后,墨丘利又被拿来和日耳曼神话中的奥丁、凯尔特神话中的卢格斯(Lugus)混合。但比较特殊的是,赫尔墨斯在公元1世纪左右被人们剥离了神性,变成了一位极具智慧的凡人,即身为《翠玉录(Emerald Tablet)》作者的特里斯墨吉斯忒斯,《翠玉录》本身又明显从《托特之书(Book of Thoth)》的传说中取材。

作为凡人的特里斯墨吉斯忒斯传说撰写了被称为《赫尔墨蒂卡(Hermetica)》的著作,文艺复兴时期大家认为他和摩西是同时代的人,其著作分为两个部分,“技术”部分是关于占星学、药理学、炼金术和魔法的论文,“宗教”部分则探讨人类、宇宙和上帝之间的关系,以及最后神化步入天堂的途经。以《赫尔墨蒂卡》为基础,大量挂名赫尔墨斯的伪书被创作出来,最后形成了大家熟知的赫尔墨斯主义(Hermeticism)。

在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后,炼金术的流行让许多早期化学家以“技术赫尔墨蒂卡(Technical Hermetica)”为指导,进行各种实验。例如我们现在说给灯泡做的气密密封(Hermetic seal),其实原意就是赫尔墨蒂卡密封,原本是指一种制作贤者之石的流程,即将各种混合的材料放入玻璃器皿后,将瓶颈融化闭合的密封方法就叫赫尔墨蒂卡密封,接着将容器加热30-40天。

著名的毒理学之父帕拉塞尔苏斯(Paracelsus)也是一位著名的赫尔墨斯主义者,他借助赫尔墨斯主义学说,认为身体健康依赖于人体的微观世界和自然的宏观世界和谐,健康不是因为灵魂纯洁,而是身体内的物质达到一种平衡,要用道德来抵御邪灵,用健康来抵御疾病。并且他还认为所谓的毒药不一定是负面的,只有剂量才能决定某种物质是否有毒。

可悲的是,随着神秘学的崛起,赫尔墨斯主义中的科学性逐渐淡化,如今成为了各种神秘学会给自己贴金的工具,例如黄金黎明协会。

最后再来简单说说奸奇的万变与自我毁灭的联系。之前我在纳垢那篇说过,纳垢蕴含的不变其实和普通人喜欢安于现状,拒绝做出改变的“弱者心态”有关。而作为纳垢的反面,奸奇代表的其实就是占据社会上层,对自我实现需要有着迫切需求,渴望改变现状的“强者心态”。某种程度上奸奇也算是一种希望之神,因为觉得未来会更好,所以才回去改变。

一般来说这种案例在家族企业第一代到第二代新老交接的时候比较常见,排除不良嗜好,这类思维是很多家族“富不过三代”的原因。像前几年说的老干妈换代后,为了降低成本选择换辣椒材料导致口味变化,外加其他调味品企业崛起,最后导致公司利润大幅下降。

但要说知名度最高的那肯定是隋炀帝杨广,经典继承了老爹的家业不安于守成好大喜功,将数代人才能完成的政治举措全部压缩到一代,结果把所有家业赔了个精光,最后连命都丢了。

奸奇这篇完结后,下一篇应该就是色孽了,虽然之前说了萨德侯爵,但那只能算信徒代表,双性神这种大活还是值得一说的。至于恐虐我感觉能说的真不多,而且还会牵扯到一些极具争议性的话题,像是暴力机构的存在意义等等,如果没有什么特别突出的内容可能就不做了。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