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原来学习很好,成绩下降后不愿意上学,这是抑郁症吗?他掉进了“荣誉陷阱”

2023-07-30 13:06:43    来源:腾讯网    

孩子原来学习很好,成绩下降后不愿意上学,这是抑郁症吗?他掉进了“荣誉陷阱”

有家长问我:云尔老师,孩子原来学习成绩非常好,后来学习成绩有些下降,说什么也不去上学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他们掉进了“荣誉陷阱”。


【资料图】

著名心理学家卡伦·霍妮(Karen Danielsen Horney,1885-1952)在她的书中专门讲过对荣誉的病态追求导致的心理问题:他们只追求荣誉,而根本不想付出努力和艰辛,更不会去想得到知识和提高能力。可以简单的这样说:他们只为了获得虚荣,取得别人的掌声,羡慕,想成为别人关注的焦点,至于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些,他们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很小的时候唱首歌就能获得别人的表扬、关注、掌声、喝彩,他们也就根本不用去付出努力,这种廉价的赞美让他们获得了“有天赋”的虚假荣誉。这种案例太多了,有些孩子背诵唐诗宋词,有些会画画,有的会心算等等,在家长的拔苗助长的错误教育引导下,孩子不断强化这种对荣誉的追求,最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以至于“谎言说一百遍,自己都认为是真理”。

云尔老师

可是,如果得不到这些荣誉会怎么样?

一旦某一天无法得到这些荣誉了,他就觉得人生到了尽头,没有了盼头,感到很绝望,无论他怎么做,仍然无法引起别人的注意,无法吸引别人的目光,无法得到别人的喝彩,他就觉得与别人不在一个世界,恍如隔世一样,自己好像在梦里,无论自己如何别人都对自己视若无物。他开始怨天尤人,说别人不理解自己,或者自己是个天才,这些人都是俗人,她非常盼望哪一天有一位伯乐发现自己,但是,自己却又根本就不去努力,只是守株待兔。

又或者觉得自己全完了,这个世界已经不属于自己,我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现实,干脆躺平,沉浸在游戏中,被游戏里那一点点成就感所吸引,根本就不顾及现实中需要努力才能改变现实的状况。

另一位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Seligman 1942-)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就是著名的“习得性无助”实验。就是说:当一个人连续遭受失败的打击之后就会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一蹶不振,再也无法振作起来,再也没有了激情和斗志。

这样看来,那些因为再也无法获得之前荣誉和掌声的人似乎就是陷入“习得性无助”的心理状态。当然,现实问题复杂多样,要比“习得性无助”广泛地多。但是,在众多的大中小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案例中,因为对荣誉的追求导致的心理问题确实占有很大比例。无论是因为学习成绩下降,还是因为学习方法不适应导致的听不懂课,亦或是因为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导致的心理问题,最根本的都和荣誉有关。

云尔老师

这令我想起一个类似的事情:有些所谓的领导人,在领导岗位上退下来,抑郁寡欢,后来听说得了什么病,没几年,人就没有了。

其实,这样的领导没明白一件事:你在位子上的时候,别人尊敬你,可不是尊敬你本人,别人尊敬的是你手里的权力,不要错误地认为自己当官了就有多大的本事,谁都会当官,只是背后的东西不一样而已。你不在位子上了,手里没权了,别人为什么还要尊敬你?你打击的人和你对人家一根毛好处都没有的人你退下来人家为什么还尊重你?这点道理能够想明白的就多活几年,想不明白的郁闷痛苦几年也就解脱了,省的遇到那些你当年打击过的人对你骂骂咧咧的,让你天天生闷气。所以,不要天天沉迷于“权力的虚荣”中。

接着我们的话题说。

荣誉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其实,人人都希望自己在某些时候获得一些荣誉,不过,对于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来说,这次没有获得荣誉,可以下一次再努力,如果,每一次荣誉都和自己无缘,那自己接受现实就是了,没必要对这件事念念不忘,做一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没什么接受不了的。

但是,这些从小就被家长和老师洗脑的孩子,他们潜意识里已经把荣誉等同于人生了,没了荣誉也就没有了自己的人生。他们认为自己到哪里都应该受到热烈欢迎,都是万众瞩目的焦点。这怎么可能呢?没有永远不落的太阳,更没有常胜将军。任何一个人都要经历失败挫折才能更加强大。

李磊跟我说:上不了重点高中,我就没希望了。

我问:那么多普通高中的学生,不一样上大学吗?

李磊说:普通高中才有几个学生考上重点大学?而且,普通高中都是些智力平平的学生,和他们在一起,对我有什么促进作用。更何况普通高中的老师讲课水平也不行,和重点高中不能比。

我说:据我所知,很多重点高中的学生因为听不懂课,或者考试成绩排在后面,压力太大,导致出现心理问题,无法上学的有很多。

云尔老师

李磊却说:我不会的。

我说:你中考成绩都没有过重点线,他们可是都过了重点线的。

李磊说:他们心理素质差,我不会那样的。

我说:你现在没能过重点线,你上不了重点高中怎么办?

李磊说:普通高中我肯定不上,我必须上重点高中。

可是,当父母千辛万苦拿了高价让他上了重点高中之后,没几天,他就又不去了。

李磊说:我在那里听不懂课,没面子,老师和同学都看不起我。

我说:那你转到普通学校不就好了吗?

李磊说:我才不去普通学校,我们这是重点高中。

他自相矛盾的说辞,显然是认知极度扭曲,对那些虚荣念念不忘。就像中了魔障一样,自己无法走出这个怪圈。

我说:路在脚下,你只要学就行了,谁也不可能各科都满分,至于别人考得怎么样,我们不用去考虑。

李磊说:我能不考虑吗?上课我就像听天书,别人都能学会,就我不会,我一上课就浑身难受。我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现在我一进教室就难受,同学们都用鄙夷的眼光看着我,我心砰砰直跳,这些人根本就没有什么同学情。

很多上了大学出现心理问题的孩子也差不多类似的状态。他们时时刻刻关注的是别人怎么看自己,自己在别人心目中是什么形象。一旦自己某一科考得不如别人,搞得自己不敢见同学,不敢去上课。好像那种之前的自己的高大形象突然崩塌了,没有了自信,觉得矮人一等。

其实,当今这个时代,人人关注的都是自己的学习和成绩,即便是偶尔过问一下别人的成绩,也不会放在心上。而对于那些掉进“荣誉陷阱”里的人来说,他们会认为人人都会关注他,他才是万众瞩目的焦点。

云尔老师

俗话说得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孩子因为学习导致的问题而不去上学的时候,这其实已经到了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阶段了。而在这之前,家长和老师一直认为孩子追求荣誉是一种积极的正能量的表现,而没有发现孩子已经掉进了“荣誉陷阱”。

对掉入“荣誉陷阱”的孩子的引导是一件非常漫长而复杂的事情,不单单是进行认知重建,思维重建那么简单,你首先要让他感觉到你是理解他的,能够接近他,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也就是说引导者首先要和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如果他排斥你,不认同你的观点,他连你说话都会抵触,那就没有任何引导他的机会,更别说对他进行认知重建。

和他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只是一个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所以,和他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要做到顺势而为,顺着他的思路去说,有可能一句话他就再也不理你了。

因为这些孩子往往又表现为抑郁、焦虑、双相、或者单纯的躁狂症状,所以还需要医生对症下药,坚持药物治疗。

用真爱读懂孩子,用智慧启迪一生!助力千万家庭幸福。

具体到你的孩子,如果你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不知道该如何是好,我希望能助你一臂之力。你一定要学会私信我。

用最容易听懂的语言,讲解深奥的心理学道理。

好了,今天的讲述就到这里。我是云尔,欢迎您继续收看“人人都要懂点心理学”,感谢你对云尔老师的信任与支持,别忘了点个赞哟!再见。

[责任编辑:h001]
关键词:

相关新闻

联系邮箱:99 25 83 5@qq.com

备案号:豫ICP备2020035338号-4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产经时报 版权所有